新闻中心

安卓 14 终于来了,但功能都是从国产厂商那偷的



关注我们的安卓差友都知道,上周末,终于谷歌在今年的但功 Google I/O 上发布了不少产品 。不过除了重磅发布的效都 AI 模型,其他的从国产厂东西多少都有点抽象  。。商那 。安卓

例如说更适合当成智能音箱的终于 Pixel 平板 ,边框跑航母的但功折叠屏,“ 3500 元以内最好的效都拍照手机 ” Pixel 7a。。从国产厂。商那

以及根本没人关注的安卓 Android 14。



和每次更新托尼都要冲一篇文章的 iOS 相比 ,安卓更新的但功影响力,可以说就像全红婵跳水一致,可见不到一滴水花 。



主要缘故还是国产手机厂商们太“给力”了,大多数时候,他们的更新都走在了谷歌前面 。

说句不好听的,和苹果那边每次实打实拿一堆新功效的真更新不同  ,安卓在功效上的更新往往是追认厂商魔改的合法性,从好几种魔改方案里选定一个作为标准。

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全面屏手势。小米 2016 年用 MIX 开启了全面屏时代,之后的一年里,各家的全面屏手势群魔乱舞,互不兼容。

小米方案



魅族搞了个虚拟 home 键 ,继续玩 mback;vivo 基于虚拟导航键,搞了个三段式;其他什么导航球之类的操作方式 ,也纷纷过来插一脚。 。 。



最终谷歌忍无可忍,决定不能就这么看着安卓生态分裂 ,在 2018 年火速把和小米类似的方案收编进 Android 9,随后成了安卓唯一的手势操作标准 。



这次 Android 14 也是类似 。

谷歌更新的大多数功效,例如多用户模式 ,应用双开 ,还有 10 bit HDR 支持  ,都是已经有大量厂商用自家方法实现了的。

其中最早被实现 ,也是技术最混乱的 ,应该就是应用双开了。托尼以微信双开为例,带大家看看在谷歌官方下场之前双开的技术有多狂野 。



在还没有厂商支持的时代,一点儿邪门的微信双开手段竟然是通过修改微信 APP 来实现的。仅仅要把 “ 微信 ” 和 “ 第二个微信 ” 魔改成两个不同的应用,那不就能在同一系统下安装两个微信了吗?

这个想法非常好,唯一的问题在于,你这么叼,考虑了腾讯的感受吗。。 。



后来各种正规公司和手机厂商也开头玩应用双开 ,但他们的技术路线也是五花八门,无奇不有 。

从性能最烂但技术最简单的虚拟机双开 ,到把工作账户玩出花的 Android for Work 双开,最后是手机厂商专用的多用户双开 。 。 。

真要把这些技术全部讲清楚 ,都可以单开一篇了 。考虑到我们睡前读物的定位 ,托尼也就不展开讲技术细节了 。

在大家纷纷扰扰这么多年后 ,谷歌这次官方支持双开 ,算是规范了下市场 :你们那些奇技淫巧都别搞了,现在我官方支持双开了 。

你们以后要想双开,就用我这个 “ App 克隆” 接口!



而多用户模式更新也和多开类似,在谷歌标准化之前 ,各家手机厂已经自说自话了好些年  。

先和不清楚的差友讲讲啥是“多用户模式” 。

多用户模式类似于在同一个设备里安装了多个几乎完全独立的系统,这样就能让多个人使用同一设备时 ,每个人的设置 、APP 数据和操作习惯互不影响 。

或者换个说法 ,“ 系统多开 ” ?

这个功效的设计初衷是在手机和平板上进行用户管理。例如说在手机上为小孩专门开一个用户,其中仅仅安装适合儿童的应用 ,同时不影响到自己日常的环境 。

不过也有另一种使用思路:利用多用户把手机的不同场景区分开来。例如说创造一个“工作”用户 ,在其中仅仅安装各种工作APP,登录工作微信;而下了班就切回安装了日常应用的用户。



多用户模式的历史同样非常悠久,理论上 ,从 Android 4.2 时代开头 ,系统底层已经为多用户做好了准备 。

然后就没然后了。这也导致各个品牌手机的多用户实现搞得那叫一个五花八门:小米没有多用户,但有一个基于多用户的手机分身功效;



华为基于它做了个隐私空间 。



而其他大厂往往直接把它摆出来,让大家自行添加访客和用户;



三星则是一直没有跟进 ,直到去年底的 One UI 5 才把它添加进系统 。



谷歌这次在 Android 14 中原生加入多用户,也是终于给这项功效立了个标准,未来各家厂商的 “ 特点功效 ” 又少一项 。



至于 10 bit HDR 支持,要不是谷歌在变更日志里写了 ,托尼还真不知道之前原生安卓不支持 。。 。



毕竟去年的 vivo X80 Pro 已经宣布全链路 HDR 了 ,今年小米 13 Ultra 也把这个作为卖点 。本来托尼还以为仅仅是打通一下流程 ,成果好家伙 ,系统级支持是厂商自己做的。  。 。

谷歌这也太慢了!



不过除了这些已经被厂商实现的功效,Android 14 还是有一点儿新东西的 。

例如说 “ 返回预览 ”。有些时候我们会碰到这种情况:我们在手机浏览器中点击了一个 B 站的链接 ,跳转到了 bilibili APP 的视频详情页里。

现在我们用手势拉出返回 ,是会回到浏览器呢,还是 bilibili APP 的首页 ?



而 “ 返回预览 ” 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。它能在拉出返回手势的同时,告诉你即将返回到什么页面。

要是是同应用内返回 ,他会直接拉出预览 。



而返回到另一个应用时 ,则会展示一个特殊的应用切换动画。



返回桌面时,同样是显示切换到桌面的动画。



目前这个功效还在测试中 ,除了安卓自带的设置,托尼仅仅发现了 Spotify 支持返回预览。不过这效果 ,杠杠滴 。



除此之外。 。。没了 ?真的没了,剩下的都是些一般用不到的东西  。

例如说新的可定制锁屏界面 。我们基本都在用厂商高度定制的系统 ,锁屏样式由厂商主题决定,因此原生 Android 14 的锁屏,一般用户根本看不到 。



例如说文件访问权限细化 ,这个托尼也很想试试 ,但目前还没发现有软件适配 。。 。毕竟软件开发商不太会积极的限制自己的权限。



最后一个主要变动是“可关闭的‘不可关闭’通知”。在 Android 14 之前 ,应用能把自己的通知设置成“正在进行” ,从而避免用户把它划掉 。



但现在可能是为了打击某些应用滥用“正在进行”功效,避免骚扰内容常驻通知栏 ,Android 14 允许用户像关闭普通通知一致,直接右滑关闭这些“不可关闭”通知 。

托尼其实是不太赞成这个变化的 ,因而有些通知的确应该常驻(例如录制和 USB 功效选择),而那些滥用通知的应用 ,不是还有“关闭通知权限”这招来对付它嘛 。。。



总而言之,近些年安卓的更新往往没有半点水花也是有缘故的 :所谓新功效 ,大多早就不新了;设计上的改进,又完全会被厂商的定制覆盖;最后仅仅能剩下一点儿返回预览这种不痛不痒的小变化 ,还不必定有足够多的应用跟进 。。。

这和 iOS 每次大更新 ,会把几十上百项新功效一次推送给用户的情况根本没得比 。

iOS 16的新功效介绍超过一万字



经常有厂商的朋友和我们吐槽 ,安卓平板和折叠屏的生态糟糕,谷歌要背最大的锅 。

谷歌的磨叽特质已经在方方面面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,无论是安卓平板还是折叠屏 ,都是谷歌不作为的受害者 。

安卓迟迟拿不出一个大屏设备的标准解决方案 ,设备厂商仅仅能像从前一致,自己单独魔改 ,最后搞得互不兼容;第三方应用开发者也很头疼,每家的折叠屏和平板都要单独适配 ,还要适应厂商飘忽不定的接口。

而且随着未来折叠屏的图景越来越清晰 ,有朝一日 ,苹果会不会带着它的折叠屏,就像 iPad 吊打安卓平板一致 ,把安卓折叠屏杀个溃不成军呢 ?

上一篇:辞去职务做游览博主靠谱么!女子裸辞做游览博主投几十万零收入 下一篇:东南DX5仪表台避光垫汽车内饰装饰用品配件中控台改装防滑防晒垫

Copyright © 2023 三亚私人高清影院品牌加盟/免费完整版-知乎百科 版权所有   网站地图